演辭

立法會:政務司司長就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三節)辯論致辭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日(二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三節:扶貧、福利及醫療服務、安老、公共衞生及人口政策)辯論的致辭全文:


主席:

本節的辯論涵蓋人口、扶貧、福利、醫療服務、安老和公共衞生等民生範疇。我感謝剛才二十四位議員,一共大約五小時的發言,提出了多項的意見。其實今年發言的議員人數和時間都是比二○一三年時短的。二○一三年大家在這裏辯論行政長官首份《施政報告》。當時在同樣這節「扶貧、安老、助弱、人口政策」,一共有三十六位議員,花了七小時辯論。同樣這個情況亦都出現在上一節有關土地、房屋、交通、環境及保育。在今早結束的第二節辯論,只是有十五位議員花了三小時來辯論。反之在二○一三年,一共有四十三位議員發言了九個小時。對於這個現象,我的即時反應就是議員認同本屆政府在土地、房屋、扶貧、安老、助弱的工作及成效,但是我很快叫自己不要開心得太早,可能這是我一廂情願的,相信部分泛民的議員會辯解為他們將他們的發言時間留在最後的一個辯論環節來批評特區政府的管治。

主席,我作為扶貧委員會和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的主席,我的發言會集中交代這兩方面的工作,以及有關退休保障的問題。我留意到幾位議員的修正案都涉及行政長官在改善民生的承諾及工作成效,我亦會在本節發言作出回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和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稍後會就各自的政策範疇作更加具體的回應。

現屆政府致力改善民生

建立和諧社會、支援弱勢社群、推動社會發展是現任行政長官在他競選政綱中的社會福利目標。過去三年多,政府按着行政長官的社福理念,亦即「青壯年人應自力更生,社會保障及福利服務應幫助有需要的群體」,推動扶貧、安老、助弱工作,決心和努力是不容置疑的。本屆政府的扶貧、助弱工作並不是如胡志偉議員口中所講的,是「不斷的從長計議」,而是馬上坐言起行。不過,面對目前部分人士「對人不對事」、「是非黑白不分」、「為批評而批評」的政治現實,我想最好是讓數字說事實。

第一組數字是政府的福利開支。二○一二╱一三財政年度的福利經常開支是428億元。我強調,這些是胡志偉議員口中「易放難收」的經常開支。二○一五╱一六財政年度是597億元,上升了169億元,增幅達百分之四十,遠高於同期整體政府經常開支百分之二十四的增幅。福利經常開支目前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百分之十八點四,僅次於教育開支的百分之二十二。雖然下一個財政年度的開支數字要等待財政司司長於下星期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才可揭曉,但由於涉及31億元經常開支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將會在本年五月開始接受申請,下個財政年度的福利開支增長,肯定仍然是相當可觀的。在非經常福利開支方面,政府在二○一三年分別為關愛基金注資150億元以推行更多補漏拾遺的項目,及向獎券基金注資100億元推動「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並於二○一五年宣布預留500億元作改善退休保障的用途。

第二組的數字是受惠的群組和人數。現屆政府上任不足兩星期已宣布推出「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現已運作接近三年,惠及四十三萬名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今年五月起開始接受申請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估計有二十萬個家庭受惠,涉及七十萬人,其中十七萬人是兒童和在學青年。上述提及的關愛基金,截至去年十二月底一共推出了三十個項目,惠及超過一百二十二萬人次,其中約二十八萬人次是屬於非居住於公屋亦沒有領取綜援的「N無人士」。此外,透過二○一四年《施政報告》提出支援少數族裔人士的兩億元措施,幫助他們更容易融入社會,目前大約有一萬六千八百名非華語學童獲得在校額外支援學習中文。

Mr President, at this juncture, I hope you'll forgive me for switching to English, because I need to refute the allegations made by the Honourable Claudia Mo. She said that this Government's mentality in treating ethnic minority is as if they are official outcasts, and she also accused the Government of only paying lip service to supporting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y in Hong Kong. This is totally unsubstantiated.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Chief Executive and this term of the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attach a lot of importance to integrating ethnic minority people in society, and as a result of that we have been according priority to helping ethnic minority people. As early as 2014, in the then annual Policy Address, we rolled out a full package of measures with an investment of $200 million to support ethnic minority people. I have with me a six-page note on all the measures that we have introduced to support the ethnic minority. If the Honourable Claudia Mo is interested, I'll pass her a copy later on.

She also suggested that I should sit down and listen to people from Unison. I want to let her know that I have spoken to the former Chairman of Unison, Miss Margaret Ng, as well as the current Chairman of Unison, Mr Stephen Fisher, who is of course a member of my Commission on Poverty. I have also received words of appreciation from organisations like Oxfam, the India Association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y associations in Hong Kong on the efforts made by this term of the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to support the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y.

主席,我繼續講第二組的數字。透過二○一五年《施政報告》提出的試驗計劃,大約有二千九百多名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已經獲得到校康復服務,而隨着在本年度《施政報告》預留給這項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常規化的4億7,000萬元經常開支,服務名額將大幅提高到七千個,有望大大縮減甚至取消服務的輪候時間,協助有特殊需要的幼童健康成長,並紓緩家長的壓力。

我留意到李國麟議員都有提及到我們有一個由獎券基金資助的學前兒童康復計劃的試驗計劃,但似乎李議員並沒有留意到,隨着這個試驗計劃完成之後,我們已經預留了4億7,000萬元經常開支讓服務可以常規化。李議員提到名額是不足以應付現在有一萬二千名輪候服務的兒童人數,我相信他的數字不是很準確。我們從社會福利署得到的數字是有大概六千多個正在輪候這些服務的兒童,所以當服務常規化、有七千個服務名額的時候,我剛才已經說過,我們是有望不單止是大大縮減,甚至是取消服務輪候的時間。

第三組數字是扶貧委員會推動扶貧工作的努力。自二○一二年十二月重新設立後,由我擔任主席的扶貧委員會馬不停蹄地投入行政長官交託給我們的任務。扶貧委員會由四位官員和二十位非官方成員組成,包括本會不同黨派的梁志祥議員、田北辰議員、張國柱議員和馮檢基議員;有來自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樂施會和社區組織協會長期關懷弱勢社群的人士;以及工會和商界人士等。在過去三年多,委員會一共召開三十一次大會會議和六十五次專責小組的會議;在二○一三年九月公布首條官方「貧窮線」,先後發表了二○一二年、二○一三年及二○一四年的香港貧窮狀況報告書;舉辦了兩次扶貧委員會高峰會。我們樂見貧窮人口減至九十六萬,貧窮率則跌至百分之十四點三,是二○○九年有數據以來最低。委員會重視公眾和傳媒的監察,除了有特設網頁外,亦發出了超過一百一十份新聞公布,交代委員會的工作。

主席,若果上述的三組數字都無法說服大家本屆政府對於扶貧助弱的承擔,仍然引來部分泛民議員在其修正案中對行政長官沒有履行競選時對改善民生的承諾的批評,甚至如何秀蘭議員所形容的在民生層面上「全面走數」,我只能夠講句「無可奈何」,但我深信公道自在人心。

主席,我不敢期望本會的議員對政府會公道,但在本節的辯論裏面,我又發現建制派的議員比泛民的議員要公道。建制派的王國興議員,他很清楚地感謝政府在今年完成了優化現行傷殘津貼的醫療評估安排,所以以後他也不需要再帶那個道具腳出來;張宇人議員亦表示讚賞行政長官接納了自由黨的意見,增加醫務委員會的業外委員,以及引入了醫科專才這些建議。

但是反過來說,屬於泛民的張超雄議員對於政府,好像我剛才說,投入了4億7,000萬元經常開支,去徹底解決他很關心的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輪候康復服務的問題,竟然隻字不提;單仲偕議員說我們在福利的工作是政治化妝,沒有實際的內容;張國柱議員說二○一六年《施政報告》在社會福利方面是「百無」,這些泛民議員不公平、不公道的言論令我感到很唏噓。但是議員可以不公道,政府一定是公道的,所以無論是泛民,或者是建制派的議員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甚至是批評,我們都會認真反思、思考和研究,包括梁耀忠議員提出現在的貧窮線是未能夠反映公屋這一項的非現金介入措施的成效。又或者好像梁志祥議員有關我們需要加強「居家安老」的資源。

繼續尋求共識、共建前路

主席,我曾經在接受傳媒專訪時說過本屆政府在落實行政長官的扶貧政綱是「超額完成」。我多次澄清行政長官並沒有承諾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因為行政長官清楚表明社會保障是應該幫助有需要的群體,但我會承認行政長官競選政綱中有兩項重大的民生議題,仍有待解決,即是研究推動標準工時立法工作及涵蓋範圍,和逐步降低強積金戶口內僱主累積供款權益用作抵銷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的比例。這兩項同屬於僱員權益的議題,牽涉極為複雜的勞資關係和對營商環境的影響,特別是佔本港僱主九成以上的中小型企業。我相信剛才林健鋒議員提出的關注都是以中小企的負擔為他的出發點。要好好處理這些勞資問題,並不能夠簡化為一個政府是否願意承擔的問題,而是我們整個社會,特別是僱主和僱員及商界和勞工界,能否互諒互讓,找到一個大家能夠接受的方案。政府會透過由梁智鴻醫生領導的標準工時委員會和現正進行的「退休保障前路共建」公眾諮詢,繼續努力尋求共識。

主席,在人口老化的必然趨勢下,為長者提供更加安心的退休保障是不可迴避的問題。現屆政府並沒有因為餘下任期不足一年半,便把這複雜的議題束之高閣,扶貧委員會於去年十二月就退休保障的未來路向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由於現在距離諮詢結束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我認為無論政府或代表民意的議員都應該多聆聽、多引發理性的討論,而不是在這份《施政報告》的辯論中過早作出結論性的決定。

有議員指出政府已經表明反對全民退休保障,或者坊間部分人士爭取的全民、劃一、不論貧富的養老金方案。不錯,政府是在扶貧委員會的諮詢文件中表達了政府對於「不論貧富」原則及方案有保留這個立場,因為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是有需要把這類方案的深遠影響清楚交代。正如諮詢文件指出,如果政府決定不論貧富地向所有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發放每月3,230元的全民養老金,首年就需要增加開支226億元,在五十年推算期的總新增開支高達23,950億元。所以張國柱議員提議的1,000億元的注資只是一個很小的部分。226億元經常開支是甚麼概念呢?就是目前長者醫療經常開支258億元的百分之九十,或者今日安老福利服務開支68億元的三倍多。在公共資源並非無窮無盡的現實下,「此消彼長」的情形必然出現。向無經濟需要的長者發放按月現金津貼,令有經濟需要的長者得不到更加安穩的財政支援,或者有照顧需要的長者無辦法適時獲得醫療或院舍服務,是否大家所願見呢?同樣地,為了支付「不論貧富」方案而需要大幅加稅或開徵新稅項,增加僱主及僱員的即時負擔,以及降低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又是否市民會接受呢?

我想強調,特區政府是有責任為退休長者提供全面的保障,包括現金補助、公共房屋、醫療及家居、社區以及院舍照顧等服務;政府也樂意探討如何協助一些擁有若干資產的長者增加退休收入,以應對長壽風險和投資風險,和如何透過公共政策鼓勵家人更加好支援長者。我懇切呼籲社會各界在未來幾個月在退休保障的廣泛議題上多發表意見。

總結

主席,有意見認為今年的扶貧措施只是「小恩小惠」,我在發言前段指出,現屆政府在過去三年多一直把扶貧、安老、助弱列為施政重點,優先調撥資源,在過去幾年提出多項惠及不同群組的政策及措施。要評價現屆政府改善民生的施政應該客觀考慮政府過去三年多的工作表現,只聚焦今年《施政報告》的新措施,並不公道,亦都不全面。

主席,我謹此陳辭,請各位議員支持今年度的《施政報告》。謝謝。

(請同時參閱致辭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6年2月1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