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

事不避難 積極有為

2018年11月4日

立法會將於下星期(十一月七日至九日)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政府會以開放謙卑的態度,聆聽議員的意見,並作出適當的回應。

「民生無小事」,本屆政府銳意為市民做實事,尤其在教育、醫療、勞工、福利等民生範疇,讓我從《施政報告》提出的244項新措施列舉十個例子。

  • 將法定產假由現時10星期增至14星期,讓媽媽有更多時間陪伴和照顧初生嬰兒,如僱員根據「僱傭條例」有權享有產假薪酬,政府會承擔該額外增加的四星期產假的開支,每名僱員最高上限為36,822元,以報銷形式向僱主發還。由政府主動財政介入勞資關係及改善僱員權益,是破格思維的舉措,充分體現政府的無微不至。另外,落實將法定侍產假由目前的三天增至五天,隨著立法會上週通過有關政府提出的草案,預計可於明年農曆新年前實施。
  • 落實取消強積金與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對沖」安排,進一步提高給予僱主尤其是中小企的財政支援,延長政府資助年期至25年,預計政府財政承擔高達293億元。政府致力在僱員權益和僱主承擔能力之間取得合理平衡。
  • 公營中小學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涉及額外撥款約每年15億元,惠及超過9 400位教師,以及向公營及直資學校每年撥款9億元提供「全方位學習津貼」,推動優質教育,建議獲得教育界一致歡迎。
  • 落實在天水圍和東涌市中心興建公眾街市的選址,回應當區居民長期的訴求。另外,預留20億元推行街市現代化計劃,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設施和服務。
  • 加強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在葵青區設立香港首間地區康健中心,並在各區發展地區康健中心。另外,透過政府資助特定的中醫藥服務,將中醫藥納入本港醫療系統,確立中醫藥在本港醫療發展的定位。
  • 豁免或代專營巴士繳交政府和專營隧道/及道路收費,以紓緩加價壓力。連同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兩項政策措施會為市民減輕交通費用負擔。前者目標是在2019年年初先豁免專營巴士的政府隧道及道路收費;後者我們亦已經準備就緒,將於2019年1月1日落實補貼計劃,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400元的市民提供每月最高300元的交通費用補貼,估計有超過220萬市民受惠。
  • 推出25億元「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資助有需要業主優化舊式升降機,加快推動優化升降機有助提升安全水平和進一步保障公眾安全,讓市民「上落平安」。
  • 擴展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受惠對象至65歲或以上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預計能讓15萬名長者受惠,每名受助人的牙科診療資助上限為15,025元。
  • 立法禁止電子煙和其他新型吸煙產品。儘管建議有爭議性,為保障市民健康,尤其年青一代,政府決定迎難而上,建議獲醫學界、教育界及家長們充分肯定。
  • 加強支援少數族裔人士,措施包括學習、就業、福利服務等範疇,建構真正共融的香港,涉及開支超過5億元。

值得強調,《施政報告》多項民生措施徹底處理一連串的「老、大、難」問題,充分體現本屆政府事不避難、積極有為的管治新風格。

土地供應和房屋問題最棘手。政府提出「明日大嶼願景」,涉及香港未來數十年的整體規劃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務實地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以香港長遠利益為依歸,展示我們處理問題的決心及長遠目光。

為應對刻不容緩的房屋問題,政府會加快棕地研究,做好重置現有作業的配套,以便發展房屋。同時,我們亦建議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以在短中期滿足公營和私營房屋的需求。

我們積極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以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另外,我們亦會重啟「工廈活化計劃」,並首次容許改裝整幢舊工廈作過渡性房屋之用,以濟燃眉之急。政府會積極協助非牟利機構,在閒置的私人和政府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現時有數個項目正在進行。

行政長官和整個管治團隊連同公務員同事上下一心,致力落實《施政報告》內的各項措施。

「前行」需要有伙伴,政府施政暢順需要立法會的配合。我深信立法會議員會本著以民為本的理念,與我們一起努力為市民謀福祉,推動香港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