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

改善中的行政立法關係

2018年7月22日

本屆政府重視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因這是良好管治重要的一環。由開局首天,政府致力與立法會各政黨和議員建立良好合作關係,保持恆常溝通。

過去一年,立法會運作大致暢順,整體氣氛可說正面。政黨及議員的立場及觀點雖有分歧,但在不少民生項目都能達致共識。

行政立法關係緩和,是立法會議員與政府共同努力的成果。行政長官2017年的首份《施政報告》致謝議案順利通過,是九年來首次。另外,《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於本年五月上旬通過,審議過程較過往快。

今年四月,三十二位來自不同政治光譜的議員到粵港澳大灣區五個廣東省的城市考察,親自了解大灣區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至於廣大市民關心改善民生項目,例如耗資2 000億元的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下的五個醫院工程項目(包括廣華醫院、瑪麗醫院、葛量洪醫院和聖母醫院的重建工程,以及在啓德發展區興建新急症醫院的工程)亦順利通過財務委員會(財委會)。

教育方面,財委會本月初通過一筆過撥款103億元予六間大學興建學生宿舍,務能在十年內全數補足13 473個估算欠缺的學生宿位。學生宿舍生活對本地學生大有裨益,並吸引非本地學生來港就讀,令高等教育界更趨國際化,同時擴闊本地學生的視野。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財委會於上星期通過向「創新及科技基金」合共注資200億元,並向科技園公司撥款100億元及向數碼港控股公司撥款3億元,推動香港創新及科技的發展。

總結本立法年度,立法會共通過了27項政府提交的法案,較上年度(2016-2017)只通過12項政府法案翻了一番有多。

今年三月,政府就財委會及其轄下兩個小組委員會的議程與議員交換意見後,按「民生先行、先易後難」的原則調動議程,讓審議更為順暢。

在財委會方面,本立法年度通過98項共值2 514億元的項目,較上年度只通過29項共值759億元,大幅增加逾三倍,款額是五年來最高。當中的36項與工務工程有關的議程項目涉及86個工程計劃,包括2018-2019財政年度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合共承擔額為1 681億港元。

在工務小組委員會方面,本立法年度通過47個項目(涉及83個工程計劃)當中一半毋須在財委會分開討論。上年度只通過18個項目(涉及26個工程計劃),當中只有11%的項目毋須分開討論。

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本立法年度通過32項,當中有四分之一的項目毋須在財委會分開討論。上年度則只通過14項,當中有21%的項目毋須分開討論。

行政長官以行動展示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決心,增加出席立法會會議的次數,讓議員有更多機會就政府的工作直接向行政長官提出質詢。行政長官有問必答,加強直接互動溝通,提升政府的透明度,行政長官在本立法年度出席12次立法會會議(包括發表《施政報告》、4次答問大會及7次質詢時間),創歷史紀錄,突顯開明管治新風格。

作為政務司司長,我每周與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正副主席會面。各司局長亦在事務委員會聽取並吸納議員的意見,就個別議題親自解釋和游說,推動政策不會假手於人,更不會「外判」責任。

現屆政府以誠懇、務實及謙卑的態度,與立法會加強聯繫,梳理分歧、求同存異,讓立法會審議立法和撥款建議時能更順暢、更有效率。

為了更好掌握地區事務和民情民意,司局長積極「吸地氣」,不但能將政府與基層的距離拉近,更能增加政府的透明度。由本屆政府上任(即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主要官員合共進行了134次區訪,即平均每兩個工作天便有一位司局長落區。

上星期,我連同兩名參與「與司局長同行」計劃的中學同學到訪東區,了解該區最新發展。兩名同學成為我的「工作影子」,伴隨我工作一天。本星期,我再額外安排兩名同學與我到訪灣仔區。

為務求《施政報告》更到位,政府於去年舉行多場諮詢會,聽取意見,吸納民意。我們正努力不懈地落實《施政報告》當中超過250項政策措施,現時進展良好。

距離今年十月發表的第二份《施政報告》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公眾諮詢已由七月一日起展開。行政長官連同我和財政司司長已開始與各界人士會面,全面和廣泛蒐集市民意見,集思廣益,以制訂切合市民和香港所需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