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

開卷有益

2018年6月17日

正所謂「開卷有益」,政府一直鼓勵提升閱讀風氣,以不同形式推廣閱讀,期望將香港發展成閱讀城巿。

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應從兒童時期開始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持續有效推動閱讀,政府提出新政策措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

由2018/19學年起,教育局向公營及直資中、小學提供一項全新的推廣閱讀經常性津貼,按班數目計算,每所小學每年津貼最多40,000元,中學每校每年津貼最多70,000元,特殊學校最多30,000元。

學校可靈活運用津貼,除購買閱讀資源,亦可用於舉辦推廣閱讀活動和聘用服務提供者。可以想像,學生能夠參與作家和說故事人的講座,由他們親身講述故事,更有效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

此外,教育局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攜手合作以「共享‧喜閱新時代」為推廣主題,舉行一連串精彩活動,鼓勵全民閱讀,將閱讀風氣由學校延展至全城共享。

然而,市民不一定要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圖書,才能享受閱讀樂趣。康文署轄下的香港公共圖書館遍佈全港,是提供圖書借閱服務的好地方。

近年,互聯網和電子設備普及,不少市民有電子閱讀的習慣。政府積極推廣電子閱讀,與時並進配合社會發展。自2014年,香港公共圖書館推出「我的圖書館」及「多媒體資訊系統」流動應用程式,方便市民使用公共圖書館服務和數碼化館藏資料。

透過流動應用程式,市民可隨時隨地瀏覽多元化數碼資料,包括逾600萬頁數碼化圖像資料(例如舊報紙、圖書館館藏相片、地圖、海報和縮微資料),以及超過9 000小時的數碼影音資料。

市民亦可憑其登記圖書館帳戶經互聯網使用電子資料庫,以及使用逾28萬冊的電子書,並可以作線上或離線閱讀。根據統計數字,過去五年內,香港公共圖書館電子書館藏的使用量由2013年的99,646(次)增至2017年411,117(次),即顯著大幅增加約313%。而「網上搜覽」相關網頁或服務 (包括網上電子資源的使用率),自2014年的2,076萬次增至2017年的2,619萬次,增幅高達26%。

政府積極推廣電子閱讀之外,硬件也同樣重要。過去五年,康文署新增三間固定圖書館(分別位於調景嶺、圓洲角和粉嶺南),將數目增至70間,並於2014年引入兩輛新的流動圖書車,流動圖書館的數目亦由10間增至12間。我鼓勵大家使用圖書館服務,培養閱讀習慣,吸取「書卷氣」。

我明白市民日常生活繁忙,希望在彈性時間享用圖書館的服務。去年12月,政府推出全港首個自助圖書站,為市民提供24小時借閱、歸還、繳款及領取預約圖書館資料服務。

遠看貌似汽水機的自助圖書站,內有約300本中、英文圖書可供借閱。第一部自助圖書站已設置於港島東體育館休憩處,另外兩部暫時預計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分階段啟用(分別設置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及沙田港鐵大圍站附近)。

為了方便市民享用圖書館服務,康文署在7月1日起推行為期3個月的試驗計劃,於三間公共圖書館延長週日及公眾假期服務時間至晚上八時(分別是新界區的屏山天水圍、九龍區的荔枝角和港島區的士美非路公共圖書館)。期間,香港中央圖書館在公眾假期的服務時間亦會延長至晚上八時。

要積極營造全城閱讀氛圍,需要社會各界、學校、以至家庭與政府攜手協作,努力建構香港成為閱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