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

香港國際文化軟實力

2017年7月2日

七月一日是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區成立二十周年的大日子,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當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中,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及包括我在內的主要官員監誓,體現了中央政府對特區的支持和重視。

我也十分感謝習主席在訪港期間,見證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簽訂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合作協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故宮在北京以外首個長期展示故宮珍藏的展館,凸顯國家對香港的眷顧,也標誌着香港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會隨即開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的建設工作,屬於香港人的故宮文化博物館將在五年後將隆重登場!

故宮博物院現時館藏180萬套藏品,每年展出約一萬多件,僅佔0.6%, 如要全部展出,起碼要一百年!外借文物展品無論數量、級別及展期均設嚴格限制,如一般借出120件,借用期三個月,當中一級文物展品不逾兩成。現在,香港獲得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厚待,不僅可以長期展出故宮的瑰寶,數量更從120件增加至900件。這項安排可說是前無先例的,而香港能夠爭取到這個難得的項目,亦有賴我們的博物館的高水平策展技巧和創意,以及運用互動形式加強公眾參與和教育。

在上星期首度在香港舉行的「博物館高峰論壇」就彰顯了我們作為連接世界的國際文化都會的獨特優勢。高峰會由政府主辦,故宮博物院協辦。論壇匯聚二十位來自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及俄羅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等世界級博物館的講者,分享寶貴經驗和真知灼見,顯示香港作為東西文化橋樑的重要角色。

為慶祝回歸二十周年,我們更特邀三大著名博物館在香港舉行四項重量級展覽。故宮博物院兩項展覽近日相繼在港揭幕,上星期三(6月28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開展的「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首次在故宮以外展出養心殿內超過200件文物和陳設。養心殿是清朝皇帝的宮邸正寢,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輝煌盛世,在中國的政治、歷史和文化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今天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的「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則展示200多組故宮博物院內有關康熙帝、乾隆帝母親崇慶皇太后、乾隆帝、嘉慶帝和慈禧太后慶祝萬壽的珍貴文物,介紹清宮萬壽盛典的禮儀制度和敬老尊賢的美德。

與此同時,大英博物館在科學館舉行「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展出六具歷史達1 800至3 000年的埃及木乃伊以及約200件文物,並介紹考古學家和其他專家以最新的電腦掃描技術,在無須解開木乃伊包裹物料的情況下,推斷木乃伊死者的年齡和性別,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健康狀況和宗教習俗,以及製作木乃伊的過程。法國羅浮宮亦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羅浮宮不同時期超過130件珍藏,包括首次外借展出的拿破崙徽號圓形地毯,而拿破崙和大臣就是圍着這張地毯開會,是法國皇權的象徵。

在短短兩個月內,香港舉辦了四項超級展覽,涵蓋中西文化瑰寶,縱橫古代文明與近代歷史,運用最新的科技,以互動形式展示稀世奇珍。無論是博物館高峰論壇還是四大展覽,香港在回歸二十周年之際,向世界展示的是糅合傳統與現代,融會東西文化的軟實力。

香港只是彈丸之地,卻人文薈萃。市民無須遠渡重洋,身處香港即可探究國之重寶、欣賞世界文物。這小島實在是認識中國歷史文化藝術的門戶,也是國際文化匯聚的亞洲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