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志

病毒检测  事不宜迟
创科抗疫  转危为机

2020年9月6日

普及社区检测计划(普及计划)自9月1日正式开展,截至昨晚十时,于网上登记参与普及计划的市民已达107万。过去一星期,我先后巡视了设立于政府总部的普及计划指挥中心,以及在大会堂、伊利沙伯体育馆和上环体育馆设立的社区检测中心。各检测中心运作畅顺,有些中心的预约时段已满额。市民整体反应正面及踊跃,不少完成检测的市民表示网上预约简单方便、检测过程快捷、采样安全。经评估社区检测中心运作经验及市民需求后,政府决定延长普及计划四天至9月11日(本周五)。如有需要,可再延长多三天。

政府会尽最大努力,本着「愿检尽检」的原则,除了让市民安全有序便捷地接受采集样本外,更会竭力在样本测试中找出隐性患者,务求尽早彻底切断病毒传播链,有利本港早日遏制疫情,回复正轨。

事实上,从上周四开始,首次有样本交卫生署覆检后呈阳性,证实为确诊个案。预料未来参与检测的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找出更多隐性患者,这正是普及计划的理念和精神所在。假如这些隐性患者没有参与检测,随时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把病毒传播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再次引致群组感染及社区爆发。

八大理由参与检测

为己,为人,为社区,市民应毫不犹豫,及早验证自己是否隐性患者。让我扼要归纳八大要检测的理由:

  • 保障自己、家人、朋友和同事,以及整体社会利益,履行公民责任﹔
  • 达致「早识别、早隔离、早治疗」的目的,切断病毒传播链,确保本港早日遏制疫情﹔
  • 检测费用全免,预约简单方便、检测过程快捷和采样安全﹔个人私隐受到充分保障﹔
  • 尽早结束目前的第三波疫情,让政府逐步放宽防疫和社交距离措施,重开处所和恢复活动,重启本港经济活力, 加速各行各业复苏﹔
  • 为早日恢复跨境及出行往来创造条件,包括市民在商务、工作、探亲、旅游或家庭团聚的需要﹔
  • 减轻本港医疗系统的压力和保障医护人员﹔
  • 有助本港建立大规模的检测能力﹔及
  • 为防控在秋冬季很可能会出现的第四波疫情作预演和准备,让政府更好掌握社区感染情况,有助制定有效到位的防疫抗疫措施。

齐心协力  贡献力量

全赖各社区检测中心的医疗人员和政府同事协力齐心,国家核酸检测支援队的全力援助,令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不过,普及计划的成功将取决于市民的支持和配合,这也是本港防控疫情的关键。我要感谢超过一百万市民已在网上预约接受病毒检测。此外,有不少社团和地区组织协助市民登记预约,以及不少企业积极鼓励雇员接受检测,同心抗疫,他们的努力值得充分肯定。

上周五我视察上环体育馆社区检测中心。该中心的医疗人员由医疗辅助队提供。为配合政府实施普及计划,医疗辅助队共安排200名志愿队员接受采样训练,并自9月1日起为包括上环体育馆等四个检测中心提供服务,每日共派出四名医生、25名护士及30名受过相关训练的队员,负责于该四个中心内所设的35个采样站的工作。医疗辅助队除了积极参与检测中心的工作外,亦护送接受检疫人士往检疫中心,并在检疫中心支援卫生署的医疗服务,为政府在抗疫工作方面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援。

加强宣传  澄清失实

有不少外籍家庭佣工(外佣)于今日放假休息。我特别呼吁外佣踊跃参与普及计划,并建议其雇主积极鼓励及协助外佣预约登记,就工作时间上作出弹性安排。政府正透过有关领事馆及职业介绍所向外佣加强宣传。

有人于网上及社交媒体散播有关普及计划的夸张失实言论,更有人把错误的资料复制派给市民。我提醒大家小心辨识资讯的真伪,切勿受骗,错失参加普及检测、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机会。这些用心不良的人旨在抹黑计划,减低市民参与意欲。此等行径与全城同心抗疫的精神背道而驰,辜负一众为抗疫付出努力的医护人员、国家核酸检测支援队、前线抗疫员工及支持计划的企业和市民,社会应予以谴责。

创科抗疫  转危为机

在疫情的「新常态」下,应用资讯及通讯科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亦是帮助各行各业创出「生路」,撑过疫情,转危为机。事实上,为提升本港的竞争力,确保经济和社会持续及多元化发展,创新科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政府在今年2月推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地情况互动地图」,让公众迅速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并利用低功耗蓝芽科技电子手环,配合「居安抗疫」流动应用程式和地理围栏技术,支援家居检疫的工作。目前,政府已派发超过20万条电子手环予接受检疫人士使用。

公营机构、商界亦快速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充分应用视像会议及网上营商等平台,减低疫症对经济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我们应继续善用科技,协助市民在「新常态」下尽快回复正常生活及出外消费的信心,复苏经济。

政府会在本港疫情稳定后落实使用「健康码」。在粤港澳三地在联防联控的基础下,适度放宽出入境限制和检疫安排,方便有需要及合资格人士,可豁免强制检疫往来三地,有序恢复三地居民正常往来及回复经济活动。

有议员在区议会上动议要求政府永久搁置普及计划和「港版健康码」。我一再澄清,政府所计划的「健康码」,属粤港澳互相豁免跨境人士强制检疫的安排的一部分,该安排目前尚未推出。有关议员的举措明显是以政治凌驾市民的健康,为反对而反对,罔顾市民福祉,匪夷所思。我要强调,肆意诋毁或抹黑政府的抗疫工作肯定不会得逞。

此外,政府正着手开发感染风险通知系统及应用程式(Exposure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App),协助有需要的业界及处所(例如餐厅、安老院、的士等)应对「新常态」下的营运环境,亦可以让市民自愿参与,在进入参与计划的场所时,透过扫描二维码(QR Code)将有关进出记录储存在自己流动电话内。当个别场所出现确诊个案,相关用户会透过应用程式收到感染风险通知。

政府亦会于今年第四季会推出「智方便」一站式个人化数码政府服务平台,全力推动更多政府服务数码化,以及进一步支援电子支付和其他金融服务的发展。

我们会继续推动在不同范畴采用创新科技,并将于今年第四季发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提出更多措施,让市民感受智慧城市及创新科技发展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及舒适。

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131个经济体中,香港今年的全球排名由去年(在129个经济体中)第13位上升至第11位,并在亚洲经济体中继续位列第3位。

政府致力发展创新科技,在过去三年相关的承担额已超过一千亿元,通过提供科研的基础设施,资助研发活动,以及汇聚及培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入手。政府会继续改善香港的创科生态,加强香港的优势,全方位增强香港的创新能力。

打赢抗疫战,尽快控制疫情,是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因这样才能让本港经济恢复、市民回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