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志

锐意处理社会深层次矛盾

2019年11月3日

民生无小事,改善民生是政府施政重点之一。政府充分明白香港存在着房屋问题、贫富悬殊,以及青年向上流动等各种社会深层次矛盾,因此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新措施,以支援家庭、鼓励就业、爱护儿童、和保护民康的理念,进一步改善民生。

在2019至2020财政年度,政府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范畴的经常开支预算超过2,500亿元,占整体经常开支58%。单是社会福利范畴的经常开支预算为843亿元,与2012至2013财政年度相比,增幅近一倍(97%)。这些数字说明政府持续投放大量资源,竭力改善民生的决心。

弱势社群需要政府运用公共资源扶持。为应对人口高龄化加速的趋势,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和公共福利金计划(包括长者生活津贴、高龄津贴、伤残津贴等)近十年的经常开支,已由2010至2011年度的258亿元增加至2019至2020年度预计的约536亿元,开支增幅高达108%。

除现金援助外,政府理解其他服务为本的支援对改善基层市民生活质素的重要性。《施政报告》吸纳了社会各界及不同阶层人士的意见,提出多项新措施,以期为弱势社群提供更全面、针对性和更到位的支援。让我扼要介绍一些措施。

扩展过渡性房屋

  • 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是应对房屋问题果断的新措施之一。政府预留50亿元,在未来三年合共提供10 000个单位,以纾缓居住环境恶劣和长时间轮候公屋家庭的压力。

鼓励就业,支援家庭

  • 为纾缓自力更生基层打工仔住户的经济负担,全面调高在职家庭津贴(职津)的金额,增加与工时挂钩的住户津贴16.7%至25%,并把儿童津贴大幅增加40%。以育有两名合资格儿童的四人住户为例,其每月最高津贴额将由3,200元增加30%至4,200元,预计每年增加开支约4亿6千万元。截至今年9月底,约有46 000住户受惠。
  • 优化综援计划,将每月最高豁免计算入息的限额由2,500元增加60%至4,000元、加强就业支援服务、并将多项补助金和特别津贴扩展至合资格非长者健全受助人,以及按住户人数把租金津贴的最高金额增加约3%至27%,预计每年增加开支约9亿6千万元。

加强社区安老

  • 在「综合家居照顾服务(体弱个案)」下增加3 000个服务名额;增加「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1 000张服务券至总数8 000张

爱护儿童

  • 优化课余讬管服务,增加2 500个豁免全费名额、放宽申请资格、提高资助额、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童提供额外资助及简化经济审查程序等,惠及超过5 700名学童及其家庭。
  • 将学生学习津贴恒常化,由2020至2021学年起,每位中学日校、小学和幼稚园学生每年获得2,500元津贴,预计全港约有90万名学生受惠。

康复助弱显关怀

  • 为期望逐步达致学前康复服务「零轮候」的目标,政府于2020至2021学年起三个学年,每年增加1 000个到校学前康复服务名额至10 000个;由本年度到2021至2022年度,共新增约1 200多个特殊幼儿中心和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的服务名额至6 700个、新增约3 800多个日间康复服务及住宿康复服务名额。
  • 设立两间新的康复服务中心推行社区护理服务试验计划;添置20辆复康巴士。

关爱基层

  • 关爱基金除原本在纾困措施中为非公屋和没有领取综援的低收入住户(「N无人士」)提供「一次过生活津贴」(即2020年项目)外,将于下个年度额发放多一次津贴。让政府可以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推出恒常现金津贴计划的研究,以更有效支援有需要人士。2020年项目预计将于2020年7月推出,总预算开支约为11亿2千万元,预计惠及约10万5 500个住户(约272 000人)。

优化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

  • 补贴比率由现时超出400元的每月公共交通开支的四分之一提升至三分之一,而每月补贴金额上限则由现时300元提高至400元。政府每年提供的补贴金额会由23亿元增至约31亿元,惠及超过220万市民。

今年的《施政报告》不少改善民生措施吸纳了社会各界及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可说是一份由下而上,集思广益,务实积极及果断的施政报告。政府矢志处理长期积压的社会矛盾,从纾缓房屋问题、贫富悬殊、向上流动方面来看,这些具体措施是好的开始。

与此同时,政府会邀请社会领袖、专家和学者,就社会深层次问题进行独立研究和检讨,并提出建议。行政长官和司局长亦会继续积极进行区访,走入社区与市民对话,聆听市民的声音,掌握社会脉搏。

政府热切期望社会回归平静,解决社会矛盾固然重要,但我们当务之急是停止暴力、恢复秩序。纵然局面严峻,政府有信心、决心和能力处理这场风暴,努力修补社会撕裂。风雨过后有彩虹,让我们以坚毅的精神携手走出困局。